“父母过多地替代子女排解压力会导致个人社交能力的萎缩,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仅是社交恐惧,还会彻底厌恶社交活动,几乎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这是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袁岳日前发表的博文《从社交恐惧到社交厌恶》中指出的观点。目前很多教育专家认为,社交缺失与社交能力弱化已经成为如今青年一代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连云港心理咨询
多数青少年恐惧社交
袁岳博士断言:“现在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只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水平。而存在社交障碍的95%以上的原因都在于孩子在上学期间没有机会走入社会,从小就不与别人打交道,只是一味读书考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研究员朱松概括了造成当代青少年普遍社交障碍的原因:教育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来自学校和高考的学习压力特别大,春游、夏令营等活动这几年变得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社交机会。家长、学生自己,都认为应当把学习放在首位,甚至将学习作为学生的全部生活。
性格外向的小杨,朋友广泛,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与别人打交道时存在障碍,然而刚刚做汽车销售的工作一年多,却遇到了社交困惑:他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工作之后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汽车销售的工作让他几乎每天上班下班都是赔笑吃饭,工作上的强迫社交越多,他对与人打交道的厌烦情绪就越重。但他明白自己需要这份可观的收入来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开销,又不得不继续社交过度地工作下去。在工作之余,他变得越来越孤僻,话越来越少。他怀疑自己患了“强迫社交症”。
朱松说:“这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缓解,每个人每天的社交量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过近。因为工作的社交过度而带来工作之余的社交回避是源于一种正常的自我调节机制,无可厚非。”
然而袁岳却认为,这种“社交过度”是一种伪观念,因为过去人们也同样工作同样社交,没有人抱怨过“社交过度”,而在现在,正是因为孩子们从小的社交不足导致了他们长大工作时对社交的反感和厌恶。
孩子社交受父母影响有多大
有不少家长有这样困惑,比如自身的学历高低或者职业的因素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呢?还有,父母能力有限人脉也不旺,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社交环境,是不是孩子也会变得内向呢?
这是多数人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其实无论学历还是职业与社交能力都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袁岳说:“我们通常认为博士生的社交能力差,那是因为博士生可能从来就没有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所以他们的社交能力得不到发展,是停滞的。然而相比之下,其他同龄人可能都已经在职场上打拼多年了,自然社交能力会好很多。人们年龄越大,来自外界的社交需求和社交压力就越大,所以相对来说,社交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博士生们就会被认为是社交能力不佳。”
“家庭收入还有人脉关系与孩子的社交能力没有直接联系。”袁岳先生说,“据调查,通常是工薪家庭中比较贫困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容易成才,因为他们更加独立,能够更早地得到锻炼,更早地去社交和打拼。相反家庭条件越好,父母创造的机会越多,孩子就越不可能利用这些机会。”
朱松说:“虽然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父母的收入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和父母的性格和日常社交行为能力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从遗传学角度讲,性格是遗传的,如果父母是比较内向不善与人打交道的人,孩子通常也是这种类型的人;另外,孩子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会效仿父母的行为和处世方式,这也造成了孩子和父母的社交能力往一边倒的现象。父母先改变,去增加自己的社交行为,提高社交能力。”
专家建议:提高社交能力
应从改变教育形式入手
朱松给出了建议:教育导向要改变。学校应该认识到对孩子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朱松说:“根据了解,日本、美国学校都开设专为锻炼学生社交的活动性课程,他们称之为‘远足课’。比如在美国,当学生读初中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到城市的近郊去游玩,高中的时候组织学生到国内的其他城市看看,大学的时候要求学生出国走访交流,而这些都是按规定算学分的。国内的课程是不是可以借鉴呢?”
朱松指出:“现在独生世家的家长担心孩子在活动时出意外,学校更担心在组织活动时孩子出意外,学校要承担责任还要赔很多钱,这直接导致了学校组织的活动越来越少。针对学校和家长这样的顾虑,是否可以通过给学生上保险来减轻学校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