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常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常识
电视交友节目成功率为何不高?
新闻来源:    点击数:1117    更新时间:2010-5-10    收藏此页
电视交友节目虽然速配率高,但是真正结婚的人非常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假设婚姻的前提是爱情

  爱情在社会心理学上的解释是:它是比人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而爱情的产生和消退的过程相当复杂。

  试问有几个人能肯定的将娱乐节目里的速配称为爱情?                                            

  第二,我们从动机上来分析参加这类节目的人的心理

  这又牵扯到中国的文化视觉,虽然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已经开放了不少,但人们内心始终对婚姻和爱情有着相对传统的认知,这样的认知又必然影响人的行为,虽然没有经过调查,但我觉得大多数参加这类节目的人都有着一定的防御心理在里面,虽然每个人的动机不尽相同,但至少都为自己留有余地。其中不乏有人纯粹是为了得到认可,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关于需要和需求的差别

  需要和需求:是个体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缺乏些什么叫需求,它既包括生理的方面,也包括社会的方面。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映象,一种主观意识。

  这也是速配感情的一大难关,对反也许正符合了你的需求,但你却不一定需要他。

  第四,从速配节目的性质上来讲,他里面的娱乐成分大于了情感成分,虽然节目能在瞬间给人带来很多惊喜,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里面的表演成分有多少。

  第五,不同的生活环境、早期经历、学历水平等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而认知差异可能会使得两人的距离明显化,由此造成交往困难。

  速配成功的社会心理学原理,这就不得不提到两个熟为人知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                        

  近因效应: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作用不大相同。人都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这是非常影响人际交往的两个效应,但同时都带有一定的主观偏差。

  至于晕轮效应,可以拿来解释某些情况下的“一见钟情”和“神速迷恋”。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

  另外就是期望,人往往会对另一个人所处的角色做出主观期待,一旦发现期待与现实不符,便会感觉受挫。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为何男称断袖,女叫磨镜?   下一篇:适合的衣物有助缓解情绪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务电话: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邮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医院向北20米路西)东新绿苑A5-405、406室
版权所有©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
同盟站点: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2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