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新闻
唠叨是把小刀,刀再钝,也架不住天天补刀
新闻来源:    点击数:2853    更新时间:2016-3-17    收藏此页

 家庭生活中,并不是说话多就叫唠叨。称得上“唠叨”的,是那些随口而出的、不断重复的、总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的话语,既没用又不中听。最简单如这样一幕:奶奶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小孙子在一块空地上玩,孩子一迈步,奶奶就在旁边连声说“慢点慢点,别摔跤”。请设身处地想一想,这样的话对一个刚学走路的幼儿有意义吗?学走路摔跤是问题吗?奶奶的话,会让孩子走得更好,还是仅仅降低孩子的迈步信心,并给孩子带来羞愧?

 唠叨的特点是负面、无效、重复,这些特点被加到被唠叨者身上,就是自我体验不断被干扰,心理不断受阻。所以我们会观察到一种现象,一个人在什么事上被唠叨得越多,往往这方面做得越差。例如有的孩子原本有音乐方面的天才和兴趣,这天才和兴趣被家长注意到,就希望能培养出一些成就来,于是购置钢琴、聘请老师,开始天天把学钢琴的事当成教育大事来抓,并为此开始不断批评和管制孩子,几年唠叨下来,孩子对钢琴既无兴趣,技法又平庸,学钢琴成为大人和孩子都痛苦的一件事。

 唠叨的人总以为别人需要他这几句话,其实只是他自己需要。自己当食与饮的东西,到了别人那里实际上是残渣污水。

 大约2007年的一天,我乘火车从北京到天津,两城间的D字头动车刚开通,那也是我******次乘坐这种列车,感觉很新鲜。旁边是一位姥姥和妈妈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小男孩可能也是******次乘这样的火车,或是平生******次坐火车,对车上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从一上来就想动动各种东西。前后调节一下坐椅、弄一下窗帘、打开靠背上的小桌子,等等。但不管他干什么,妈妈和姥姥全部是阻拦和训斥,不停地说“你动那个干吗?别动!”“这有什么好看的?乖乖坐着!”火车启动后,小男孩终于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好奇地看着窗外,看了一会儿,扭过头问妈妈,怎么他觉得不是火车在走,是外面的树在往后移。妈妈一脸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那是你看花眼了,整天就你问题多。”男孩沮丧地把头转向窗外。过了片刻,男孩说想上厕所,姥姥一脸怀疑地说,你不是刚在车站上过了吗?怎么又要上?小男孩说他就是想上,妈妈不满地站起来,“你整天就是这样捣鼓人,我都不能安稳地多坐一会儿。”男孩说我自己去,你不用去。妈妈说:“你自己怎么能行,你又没上过这样的厕所,门你都打不开。”男孩说我能打开,妈妈一脸不屑,“你觉得你自己啥都能干呢。”边说边站起来,在前头走,男孩无可奈何地后面跟着。从厕所回来时,妈妈对姥姥说,我就知道他没有尿,他是想看看这厕所什么样,厕所有什么好看的?男孩嘟哝着辩解说,我看看和飞机上的一样不一样嘛。妈妈和姥姥都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说“就你事多”,孩子灰溜溜地坐下了。在半个小时的车程中,妈妈和姥姥的嘴一直没闲着,絮絮叨叨,却几乎没说一句有用的话。

 唠叨没有恶意,却是一种恶习,是对“控制”的不知不觉的上瘾。上面这个男孩的妈妈和姥姥一定希望男孩聪明好学,却不知道她们的唠叨是多么伤害孩子。

 人当然不是脆弱到不能接受一点废话,每个人都有自我排毒本能,会自动化解唠叨带来的不适。就像扎一根小刺或割一个小伤口,只是痛一下,无关紧要,很快就自动愈合了。人最怕的是经常性的唠叨,负面影响在深远的岁月中慢慢呈现,发生的过程几乎感觉不到,但对一个生命的抑制作用是肯定的。它如同一把小刀子,会一点点削去一个人体内的正面生长力量,如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判断力等。

 我又想起一桩火车上见识的事情。那次是从呼和浩特到北京,路程要13个小时,我坐的是夜车,买了卧铺车厢的上铺,下铺是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

 孩子也是对一切都很好奇,一上来,就去翻窗户边挂的旅客意见本。他妈妈说,你又不认字,翻那干什么?确认了自己是哪个铺后,孩子就去翻动铺上的被子和枕头。妈妈说,别动那个,现在又不睡觉。孩子对窗边小座椅好奇,跑过去坐上又下来,看椅座自己弹回去,然后又坐上又下来,让椅座又弹回去,非常快乐的样子。妈妈说,要坐就乖乖地坐着,别老弄那个椅子,你不嫌烦啊?孩子仰头看看层叠的床铺,想踩着梯子到上面的铺位看一下,妈妈一把把孩子拉下来,那是别人的,你不能上去!

 小男孩一刻都闲不下来,但几乎不管孩子干什么,妈妈都要随口阻拦一下。

 我和孩子打招呼,问他几岁了,孩子忽然变得扭捏羞涩不肯说,和刚才的莽撞判若两人。妈妈又说,你看这孩子,这么没礼貌,快告诉阿姨你几岁了。孩子还是不肯说。我担心妈妈又逼孩子,马上对孩子说,你先别说出来,让阿姨猜猜你几岁了。

 我看孩子5岁左右,故意先猜他2岁,再猜他7岁,离谱的猜测把孩子逗得嘿嘿笑起来,然后我又猜他3岁、6岁,一点点地接近他的年龄,引得孩子一次次地发笑,说“不对!”待我终于猜出他5岁时,孩子又兴奋又羞涩地说了句“对了!”宛如他自己猜中了谜语,高兴地在地上蹦跳两下。他妈妈又笑着白孩子一眼说,别蹦了,坐下吧,小心摔倒。

 我委婉地对这位妈妈说,她的孩子非常可爱,不必总这样说他。这位妈妈也许没在意我说什么,表现出不以为然。

 在我和他妈妈说话时,小男孩故意过来拍我一下,然后跑回妈妈那里,看我的反应。他是想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尽量和他多说话。但孩子的交流能力不强,我说的话他似乎经常听不懂,或是心不在焉,不注意听,很少正常回答。他的兴趣只是“招惹”我,引起我的注意,然后观察我的表情。我尽量回应他,让他感觉到我的友好,能看得出,孩子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愉快。

 后来我感觉困了,跟他说阿姨要睡觉了,说了晚安,我爬到了上铺。孩子看我到了上面,也想跟着上去,妈妈又阻止。我说,让孩子上来看看吧。然后告诉孩子上来时一定要抓紧,不要掉下去,并提醒他妈妈护着他。孩子非常高兴地上来了,很新鲜地在上铺东张西望,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一一告诉他。很快,妈妈要求他下来,我也告诉孩子说,阿姨要睡觉了,明天早上你再上来玩好不好?小家伙没说什么,下去了。

 我刚躺下几分钟,头被拍了一下,原来是小男孩踩着梯子又上来了。我抬头对他笑笑。他诡异地一笑,没说什么,下去了。我闭上眼睛不到三分钟,头顶又被拍一下,又是这孩子。他调皮地笑笑,赶快又下去了。再过一会儿,头顶又被拍了一下。我装作睡着了,没再理他。这个过程一直伴随着他妈妈的训斥声,她三番五次地警告孩子,不许再偷偷爬上去,不许打扰阿姨睡觉。

 正常的5岁儿童能准确感觉别人的态度和需求,会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个孩子这方面似乎有所欠缺,既胆怯又挑衅,既鲁莽又畏缩。

 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心理秩序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的一切行为总是被阻拦,被负面评价,他就会时时处于茫然失措中。小小的人,既要发展自己,又要反抗外部压力,然后又要不断屈服,经常处于这种纠结中,本该正常建立的心理秩序就会被打乱,心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失效,无法对外界事物做出正常的反应,给人的感觉就是没分寸感、鲁莽或傻乎乎的。

 这个孩子尚小,还非常单纯天真,如果他妈妈能减少唠叨,以不危险、不过度打扰他人为底线,给孩子充分自由,真正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尊重,孩子就会慢慢变得更懂事可爱。

 唠叨有很多种表现,不管形式如何,都会让孩子产生负面反应。不仅是心理方面,甚至有可能表现在生理方面。

 有位家长给我讲了她观察到的一件事。她1岁8个月的女儿小宁因肺炎住院,入院时,病房里已有一个同龄的男孩因为相同的疾病住了几天。两天之后,小宁的病情就大为好转,第5天就出院了,但同病房男孩前后住院已有一周多,病还是不好。这位奶奶羡慕小宁好得这么快,对孙子说,你看人家,好得多快,你总也好不了。接下来又唠叨她每天都要不停地对男孩说的话:你不乖,你不听话,不好好吃饭,身体不好,你的病就总是好不了……男孩仿佛在用自己的表现印证奶奶的这些话,真的就不乖,不听话,任何治疗都反抗,不好好吃饭。

 小宁入院后的第二天,又进来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也是肺炎,父母轮流陪床。令人莫名其妙的是,爸爸陪床时懒懒散散的,孩子总是看起来没什么问题,还不时和爸爸一起玩或听爸爸讲故事。每逢妈妈来陪床,就出状况。妈妈总是从一进门就不停地忙,每两分钟给孩子量一次体温,只要超过37.5度,就开始紧张,一个劲地说,烧起来了烧起来了,不停地念叨。孩子也像配合似的,体温量一次高一点。妈妈越量越焦虑,完了完了,快到39度了,又要发高烧,这可怎么办啊!孩子几乎回回有回应,体温越来越高,开始发抖,甚至抽风。

 这位家长观察到的这两个孩子的情况,也许有偶然的因素。但在孩子生病住院时,家长这样唠叨肯定无助于孩子康复,只能让孩子不快,客观上确实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唠叨家长扮演的都是监工或碎嘴婆婆的角色,能意识到自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我自己也曾进入这样的角色,却一直不自知,如果不是孩子表示不满,肯定还要一直继续下去。

 从圆圆上小学开始,每次她考试出了错,我总是说“错在什么地方,现在知道了吧”。这个确实有效果,让她对分数不是很计较,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会不会的问题上,所以总能够在考试后及时查找答案,弥补不足,养成踏实的学习习惯。为此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效,很得意,一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圆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考试,几乎哪一次都会有错误,所以我这话就跟着说了无数次。直到她上了高中,一次考试后,我又这样说,她生气了。“你这句话都说了多少次了,最烦你这句话了,以后不要再说了!”我大吃一惊,一时不能接受,甚至有些委屈。事后静下来想一想,确实是,我是多么低估她的自我认识能力啊。如果我这句话是被她接受的、有效的,那么她早就知道该如何做,我早不必说了;如果她不接受,不这样做,我说多少遍都没用,那也没必要再说了。一直重复一句废话,除了让孩子烦,给孩子压力,有什么用呢?

 家长如何发现自己爱唠叨?经常看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常常为你的某些言语或指令不愉快,那就要注意了。

 也许有人会说,圆圆在考试方面不需要你操心,你当然可以很容易地停止唠叨,但如果孩子有某个坏毛病,总也不改正,难道还不说吗?确实,这几乎是所有一直坚持唠叨的家长的共同难题,他们虽然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多,但无法停下来,孩子不改变,唠叨不停止。

 嘴巴有两个功能,吃和说,控制好这两件事都不易,需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如何减少唠叨,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三条观点。

 ******,孩子的某个或某些缺点,是不是真的不能容忍?家长要反思的是,你要的是一个完美儿童,还是可以有些缺点的孩子?是不是对孩子要求有些高了?如果你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些不足,可不可以接纳孩子的这些不足,允许他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而不去唠叨?

 第二,如果的确有一个问题需要改善,可是说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依旧,那么再用“说”或“提醒”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很可能孩子的坏习惯,正是被“说”得太多了,小缺点固化成了大缺点,临时的缺点强调成了恒久的缺点。******的做法是改变策略,换种说法或以某种行动,不动声色地帮孩子矫正。关于这一点可参看我******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的《只要办法对,四两拨千斤》。

 第三,实在没有好办法,那就什么也不做。知道自己的有限性,不再去做力所不能的事。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本能,相信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会自己想办法修复自身的问题。问题交给时间,交给孩子自己,也许是最聪明的办法,不唠叨至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最适宜的改善环境。比如我们很多人小时候不知“礼貌”为何物,也不太讲卫生,长大了,照样做得样样得体。

 卢梭说:“当上帝希望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是不会吩咐另一个人去告诉那个人的,他要自己去告诉那个人,他要把他所希望的事情记在那个人的心里。”我国民间也有这样的说法,“妈妈******用一只手来爱孩子,爸爸******用半张嘴来爱孩子”,即父母少包办,少唠叨,才是******的。

 唠叨问题不仅容易发生在家庭,也会发生在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园。当下我国的“校园唠叨”非常严重,简直成了校园灾难。一些中小学校在管理方面制定了繁琐的规章制度,施行了太多没必要的“纪律教育”,可其中大部分东西经不起推敲,画蛇添足,教师操作得很辛苦,功能却只是压抑和扰乱学生,不能让他们从过往的经验中获得有益的成分,只让孩子们烦躁,茫然无措,行为反而没章法。

 一位在学校担任大队辅导员的小学老师告诉我,她所在的学校是市里一所比较有名气的小学,对学生管制甚严,几乎每个细节都要管到,否则就显得老师或学校不负责任。除了主要的教学生活有统一标准外,细小的事情也必须管到位,孩子们在学校很少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更没有自主做事的机会。比如每天上操都要把学生排列得整整齐齐,横看竖看斜看都成直线,孩子们天天做操的过程,都是被大喇叭吆来喝去,极其耗时的过程。还比如,如果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必须由指定的学生来回答领导的问话,且教师要把学生的回答提前写好,并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背会。总之,孩子们所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老师反复指导,严格监督。学校所有的工作看起来似乎都尽善尽美,经常受到教委的表扬,还经常有人来参观。这所学校的老师非常累,但学生状态其实并不好,问题儿童非常多,学校的一些设施经常被破坏,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的事时有发生。

 有一天,这位辅导员要找几个学生把一叠宣传标语贴到楼道里。按往常的习惯,应该是她领着学生一张张地贴,如何贴,都是由她来指挥。这天,她突发奇想,认为这么简单的事应该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做。于是叫来几个四年级的学生,告诉孩子们这些标语一共有三种,要分别贴在一到四层的走廊中。因为学校是个“回”字形的楼,她还特意告诉孩子们要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每一面墙都贴上标语。结果,她过一会儿出去察看时,大吃一惊。学生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胡乱张贴,不仅选的墙面位置不合适,而且把内容相同的几张标语挨着贴到一起,还上下左右乱贴,没有任何章法。本来准备贴满四层楼的标语,刚贴了两层就用完了。凡贴过标语的地方,墙面乱七八糟,不堪忍受。辅导员说当时她很生气,把那几个学生叫来,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贴,几个学生面面相觑,竟然不知哪里做错了。

 这位辅导员陈述的情况我也遇到过,我知道,这不能怪学生们,他们在做这件事时,不是故意不想做好,他们仅仅能用手去做,无力用大脑去做。一直被当作机器操纵,到没人操纵时当然要失灵。

 我曾参观过一所民办学校,学生的表现和上面提到的情况形成反差。该校校长是一位理想教育的践行者,他奉行的是自由教育的理念,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减少校园管制,为孩子们尽可能创设自在感,不让他们觉得时时被监督、被教训。这所崇尚自由的学校反而没有闹哄哄的感觉,孩子们呈现的是既活泼又安静的一种状态。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教学楼大厅四周有一圈橱窗,里面放置了许多精美的工艺品,有琉璃、瓷器、绢人等,所有的东西都开放陈列,橱柜没有玻璃,每个东西伸手可及,但没有一个孩子会去碰触任何一样东西。我问学校老师,不担心这些工艺品被孩子们损坏吗?她说几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

 我们一定有这样的常识,从一大堆沙子上抓走一把,不影响沙堆大小;抓去两把,也不影响;抓去三把,还看不出什么变化……一把一把抓下去,大沙堆一定会变成小沙堆,巨大的反差形成得那样悄无声息。唠叨也是这样,说一句没事,说两句也没事,天天说似乎也没什么,但伤害早已悄悄发生。它像一把小刀子一样,慢慢切割着孩子,不经意间一点点地把孩子的自觉意识、快乐情绪,以及想象力、创造力都切碎了,破坏了。想来,唠叨真是教育中最隐秘又极其悲哀的一个错误。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如厕训练:中国的乔布斯都溺死在了马桶里?   下一篇:20个神秘梦境的心理学解释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务电话: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邮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医院向北20米路西)东新绿苑A5-405、406室
版权所有©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
同盟站点: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2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