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向阳而开,人向善而生。
关于美,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答案,
没有孰是孰非,只有适合与否。
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的“父母”带到人世来的,孩子不一定由自己的父母抚育长大,尽管是这样,父母在我们心里都会留下印记。
每一对父母对一个孩子而言,都是人生******次做“爸妈”。他们不能像孩子期望的那样履行父母之责。因为,他们不仅面对诸多的社会压力,还会带着自己父辈给自己传统观念。
一个不苟言笑的父亲,他从心底是爱自己儿子的,但是他不知如何表达。“棍棒下出孝子”的观念,使得他与儿子交流只能停留在指责和命令上,以至于孩子一度怀疑自己父亲是否真的爱自己。电影《回到过去拥抱你》就再现了这样一对父子,僵硬的父子关系,强势的父亲,加上正值青春期的儿子,酿成了儿子放弃生命的悲剧。
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照顾的父母比比皆是,孩子放学回来,迎接他是空无一人的房间,餐桌上冰冷的两句:“晚上加班,自己吃饭。”晚上自己在孤灯下草草写完作业,清晨也是形单影只走在上学的路上。这样童年是出于父母的无奈,还是来自己的无助?孩子或许会在心里问自己。
即便不在父母身边成长,长大后想象自己父母的样子或是被父母“遗弃”原因,都是长大成人的我们未解的一个“心结”。
心理学家说0-6岁是人格形成和重要阶段,这个期间,一个健康的客体关系是孩子成长摇篮,受传统观念束缚,受社会主流文化熏陶的父母,叫我们人格里程度不同的创伤,也会叫我们的童年里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长大成人后,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跟自己父母和解?当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面质”自己的父母,“你们为什么那么控制我?你们为什么都不能看到我一直在努力?你们为什么会抛弃我……”这样,我们这样,无疑把父母推向了“无用、可恶”的境地。这样做是报复父母,还是发泄自己的委屈?我们说父母进入老年,他们有自己的心理任务: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孩子的质问无疑把老人推向了绝望的深渊。反过来,能说这样的“面质”,对我们来也可以“解脱”吗?去攻击比自己孱弱的老人,更何况是自己的父母,相信,我们也找不回多少尊严。
那我们怎样才能和小时候那个委屈的自己和解呢?心理学家给出方法。我们可以跟自己内心的父母和解。那个对我们苛刻的父母形象早已内化于我们心中,在我们的心里他们还是那么强势和固执,我们可以跟他们面质,当然能做到这一点很难,我们可以求助于正规的“心理咨询”,由心理咨询师采用“家排”等方式,叫我们与自己心里的父母相遇并和解。
电影《回到过去拥抱你》,多年后,那个暴虐的父亲与自己已经离世多年的儿子和解,那个孩子就是来自自己内心的儿子,因为他还是多年以来活在自己心中的样子,他们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相互拥抱,彼此祝福,父亲也走出了自责的阴霾。
每一个人都想过得幸福,其实被自己接纳远远比活在别人的眼中更重要。跟自己的过去合解,走向自己想要的人生,也是接纳自我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和自己内化于心的亲人合解,对我们的人格成长也很重要,摒弃自己不优秀、不被喜爱的感觉正是我们人格成长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