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为何成了焦虑的代名词?
最近开播的一档“零零后”节目引起了家长群里的热议,记者耗时10年跟拍了5组家庭,用时间长线来呈现孩子们从童年到青春期的成长和变化。
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孩子,一个是锡坤,一个是萌萌。
锡坤的母亲应该是母亲中的典范,她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既有耐心又有方法,而且心思敏锐,总能洞察孩子的需求,所以锡坤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有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是比较有安全感的孩子。
然而,正是这样的周到和细致,却让锡坤对母亲过分依赖,很难独立融入集体和社会。“妈妈在,遇到困难,妈妈会帮助我。”母亲成了锡坤生命的安慰剂。
当记者问及:长大了会怎么样啊?
锡坤回答:长大了,妈妈会离开我。
妈妈急着纠正:怎么是妈妈离开你啊?是你要离开妈妈呀。
母亲这句话的背后,透露两个信息:一是妈妈无比正确,二是渴望孩子独立。锡坤的妈妈有知识有涵养,即使和记者也能说出很多育儿大道理来。但正因为她太正确了,所以锡坤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依附妈妈的想法。
而锡坤妈妈一再透露希望孩子独立,自己想要过得轻松的意愿,也显然是她意识层面的希求。
从她事无巨细为孩子打理和操心一切来看,她潜意识很可能在利用自己的全能来操控孩子对她的需要,让孩子最终离不开自己。而假如有一天,锡坤终要离开,她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被掏空,她的难过程度,应该比锡坤更加严重。
再说萌萌,她从小是个很乖巧的孩子,父母对她的陪伴和尊重恰到好处,看她童年的镜头,就是个对父母依赖和信任的小棉袄。
变化发生在她青春期,正逢妹妹出生之时。过去独占父母之爱的她,一来比较排斥妹妹的存在,二来想要脱离父母怀抱去向外发展自己独立的人格。
她对父母冷漠,与妹妹保护距离。即便一家人坐上邮轮,她也很不情愿与父母亲昵和寒暄。父母对此变化,非常难以适应。
母亲经常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里,那个温存乖巧的女孩到哪里去了?那个对母亲格外依恋的女孩到哪里去了?
如果时光能倒流该多好,她可以让孩子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怀里。
这实际上,不止是萌萌妈妈的渴望,也是千千万万要面对亲子分离的父母的渴望。所以有人说,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个断乳期,而这次的断乳,面临焦虑的不再是孩子,而是父母。
那种丧失孩子依赖与亲密的感觉,有如被抛弃。
2. 一个母亲******的悲哀,就是要接受孩子不再依赖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李维榕曾说过一句话:一个母亲******的悲哀,就是要接受孩子不再依赖自己。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沉重,因为能做到的父母真的很少。
九月是开学季,我一个朋友却向单位请了一周的假,自称要闭关在家疗愈分离的创伤。
她的儿子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从未离开过她一整天,而这次,儿子入读的是寄宿制初中,每个月只能在家里住两天。
孩子离家的******晚,她因为想念而彻夜未眠。第二晚勉强睡着,却因梦见孩子哭着找妈妈惊醒了。
我笑她:你这像是失恋啊?她认真的说:我是担心孩子。
九月底,我再次与她联系,她发来了一个出冷汗的表情。
她说猜测过孩子回来的万般模样,但孩子回来时的反应,仍出乎她的意料。因为孩子一进门只是说了句:妈妈,我回来了!
接下来就是分享了在学校的整体情况,除了抱怨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之外,他说一切都很适应。
朋友心情复杂,惊喜于孩子的进步与独立,但失落于他在离开自己后,居然适应的这么快。原来,不是孩子需要他,而是她更需要孩子在身边。
我说到亲子分离有如失恋,这样的现象很多见。亲子间亲密无间的时间越长,分离的时候,被切割感越明显。而且很多时候,父母的痛感和不适会比孩子更持久。那是因为孩子初入社会,有新鲜感和同伴关系可以冲淡分离焦虑。
另外,当他逐渐发展出独立的人格,有了不亚于父母的思想和见地,他过往对父母的依赖和崇拜就会日渐减少。这也是导致父母失落的原因之一。
3. 孩子对你的依赖,都是你自己一手培养的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都是父母一手培养出来的。这句话我起初也不信,因为父母的意识层面都是希望孩子能有主见,思想独立啊,怎么可能去培养孩子的依赖心里呢?
其实这也是父母的潜意识在作祟。
有些父母因为童年里,自己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帮助比较少,所以内心里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小孩,当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她就会竭尽所能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
甚至跨越边界,帮孩子做本该他自己做的事情,表面看来是对孩子负责,实际上是在安抚小时候缺未被关注的自己。
我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小时候由于姐妹很多,父母忙于生计异常忙碌,少有机会与我亲昵和交流。虽然我的成长并没有问题,姐姐们也对我进行了细致的照顾,但是对于与父母的互动,以及渴求被父母关注的需求,一直没能得到满足。
于是,在孩子出生以后,我总希望寸步不离的留在他的身边。在他满月后,为了我能睡几个整觉,他奶奶将孩子带在身边睡。但是,半夜里我几乎能听到关于他的任何声音,而且会迅速的跑过去,看他是不是需要我。
产假结束,每天下班,我是整个部门走得最快的一个,生怕耽误了回家带他的时间。那份紧张和在意,超过了我自己的想象。
孩子长大后,我才发现他对我的依赖超过了其他的孩子。而我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才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因此才下定决心改变自己,首先是收起一半的注意力,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投资自己。
其次,如果他不需要我陪伴,我给他独处的机会。目前,孩子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小爱好,出去能玩得很嗨,进家门也不会时刻围着我团团转。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初衷,与其说是在培养他的独立,不如说是给自己提前退出他的生活做准备。
4. 不要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完全重叠在一起
有心理学家说,现在的父母不是给孩子做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多了。更有甚者,将自己的生活完全和孩子的重叠在一起。
他们对孩子密不透风的关注,事无巨细的帮助,都是切断孩子成长,以及剥夺父母精神生活的不利因素。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关注更理性更健康呢?
我觉得是父母要至少留一半的精力,来投资自己的生活。
******,如果在职,那么用心将自己工作做好,如果不在职,找一点固定的事情来打发时间。我从职场离开了,但是我发展了写作的工作,在我伏案读书和写作的时候,我的角色是作者,就不再是24小时妈妈。
第二,保留自己爱好。我见过围着孩子团团转的妈妈,说得出孩子的爱好,但已经忘了自己的爱好,那个锡坤的妈妈,我就完全看不出她有自己的爱好,这叫隐藏自己的需要,是不可取的。我就有爱好,定期看电影,和先生一起看或者一个人去看。还有旅游和读书,无论孩子是否可以同行,我自己都一定会找时间去做。
第三,有自己的社交。我重视朋友,一个星期至少和朋友聚一次,或者电话长线交流几次。这样既让自己减压,又能通过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举两得,非常重要。
第四,重视夫妻关系。在家庭里,夫妻关系是******关系。如果有良好的夫妻关系,孩子的问题两人一起面对,孩子的离开,有父母共同的祝福,那母亲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孩子的内心也会轻松许多。
龙应台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叫做“目送”,得到很多父母的认同。无论有多么不舍,我们作为父母,都要面对孩子与我们渐行渐远的距离。
换句话说,做父母要有未雨绸缪之心,提前设想和孩子分离的那一刻,并且接受孩子终将脱离我们的保护,有自己的生活。
为此,我们自己做到从容和饱满,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当分离的那一刻来临之际,我们倾注的就将是热情的祝福,而不再是满心的焦虑。
-------------------------------连云港市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